上证指数重大改革!剔除ST股、纳入科创板公司,科创50指数也来了

2020-06-19 15:00

划重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

1、基准日,依然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100点为基点。

2、样本选择

样本股由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剔除ST、*ST股。

快评:意味着样本股票将新增科创板股票及存托凭证。

3、样本调整

3.1上市后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证券,修正为自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快评:这将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国石油等新股上市初期大涨,随后股价暴跌拖累指数的情况。

3.2被ST和*ST的,自披星戴帽后下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后的首个交易日剔除指数样本;摘星脱帽的,则按同样的时间规则纳入指数样本。

快评:剔除ST股,将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胜劣汰的作用。

4、何时实施?7月22日起实施。

此次沪指调整早有预期。

为什么这样改,如何保证指数连续性?

上证综合指数发布于1991年,是A股市场第一条股票指数,核心编制方法沿用至今。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多有呼声,类似“上证综合指数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场结构变化”等意见频频出现,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在内的市场专业人士再次提议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法进行完善。

为充分响应市场呼声,进一步提高指数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上交所启动了上证综指修订工作。

从方案来看,主要修订之处包括: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并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上证综指自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在新股计入时间方面做过3次调整。

第一次,是1999年新股计入时间由上市后1个月改为上市后第2个交易日。

第二次,是2002年由上市后第2个交易日改为上市首日。

第三次,是2007年由上市首日改为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其余编制计算方法沿用至今。

可见的是,每次调整都是基于对当时市场运行情况的评估,起到了优化指数表征作用的效果。以最近一次2007年初新股计入时间调整为例。2006年,中国银行上市,上证综指跳高74点开盘;工商银行上市,上证综指再度跳高32点。为了避免指数虚涨的情况,从2007年1月6日起将新股计入时间由上市后首日改为第11个交易日。由于指数计算是无缝衔接的,这三次调整均对市场影响较小。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正式发布

与此同时,“科创50”指数将于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正式发布!

6月19日,记者从上交所获悉,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即将发布。为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0年7月22日收盘后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科创50”指数如何编制?

开市近一年来,科创板上市企业家数稳步增长,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企业科创属性突出。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共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吸引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挂牌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较高,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科创板首条指数,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有助于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表现,并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

指数编制借鉴了境内外市场成熟经验,并充分考虑科创板制度特征及客观情况。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样本空间包含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及红筹企业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存托凭证。

考虑到科创板客观发展情况及制度特点,现阶段新股上市满6个月后纳入样本空间,待科创板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达100只-150只后调整为上市满12个月后纳入,另外对大市值公司设置差异化的纳入时间安排。经流动性筛选后,以市值指标进行选样,实现对市场的客观表征。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为避免个股权重过大对指数的影响,设置一定比例的个股权重上限。为适应板块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及时纳入代表性上市公司,建立季度定期调整机制。

看看谁是首批指数成分股:

上证指数重大改革!剔除ST股、纳入科创板公司,科创50指数也来了

为什么作出上述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了下列市场关切的问题,以飨读者。

一、为什么对新股计入时间进行调整?

上交所: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是上证综合指数重要的基础安排,诸多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当前上市第11个交易日计入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表征准确性与稳定性。在充分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有益经验,客观分析境内新股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进行调整。

国际代表性指数通常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市场特点,设定新股计入指数时间。一般而言,新股需经历充分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被赋予计入指数的资格,如新股上市满12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标普500指数,新股上市满3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同时,为保持指数的市场代表性,部分代表性指数会设定大市值新股的快速计入机制,如恒生综合指数对市值排名前10%的大盘新股设定了上市第11个交易日快速计入机制。

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2014年至2019年,沪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连续涨停天数为9天,217只新股连续涨停天数超过10天,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

因此,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问延迟至上市1年后。

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为保持上证综合指数的良好代表性,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实行上市满3个月后计。

二、为什么上证综合指数样本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

上交所: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诸多国际主要综合指数样本范围只包括市场绝大多数股票,如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剔除纳斯达克市场作为第二上市地的股票,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恒生综合指数只涵盖市场市值95%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合计权重0.6%。因此,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不会影响其综合指数定位。

三、为什么将科创板证券纳入?

上交所: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新板块上市的证券通常需经一段时期跟踪评估后才会考虑计入市场代表性指数。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证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续跟踪评估近一年时间,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当前科创板上市公司超过100家,市值超过1.5万亿元,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证券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考虑到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涉及新股计入时间的调整,科创板证券按照修订后的规则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有利于保障上证综合指数规则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四、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是否会影响指数的连续性,是否会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上交所:本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制调整的做法,拟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进行,即指数编制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于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因此,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Instagram